佩德羅·艾·維埃拉, 任職于葡萄牙米尼奧大學和波爾圖商業學校,是一位國家貿易專家,同時,也是位研究跨文化交流和管理方面的學者。 前不久,他就中國與葡語國家貿易以及中國10多年來的發展變化接受了人民網葡文版的采訪。
“中國的發展吸引葡國商人的目光”
2005年,Market Access公司成立,這家由中國人和葡萄牙人共同創立的公司,旨在為大中小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提供支持與幫助。今天我們的采訪人,就是該公司的合伙人之一。
“雖然現在說來不可置信,但就若干年之前,中國對于很多葡萄牙人來說仍是一個陌生的國家。我還記得最初給一些企業家上課時,首先會給他們展示那時中國的樣貌,一群穿著藍色工裝的人在騎自行車,彼時的中國,已然十分現代化了,擁有國際化的大城市,消費水平也很高?!?/p>
當時,中國經濟增勢迅猛,國內生產總值呈兩位數增長,巨大的發展動力和發展潛力吸引了無數葡萄牙商人的目光,也就是從那時起,人們抱著滿腔熱情或是沖動,紛紛投身中國市場。然而面對中國這樣一個距離遙遠、看似有著共同之處的市場,一些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也有一些公司,總是在各種各樣隱形的壁壘前碰壁。
“加強交流,克服差異”
許多公司逐漸意識到,全球化的進程中仍有許多挑戰。地理距離遙遠、行政方式迥異、文化差異巨大是擺在許多公司面前的“三座大山”。
當談及地理距離時,佩德羅強調道:“尤其是對于中國這樣的國家,便利的通訊工具和交通方式十分重要。中國是人情社會,只有彼此間加強交流,才能建立良好的關系。而這種關系能幫助企業獲得更多優待?!?/p>
相比歐盟和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中國的資金流通速度更加緩慢。對于大多數外國商人來說,文化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語言不通,做生意的方式不同以及消費理念的差異。
除了外國商人面對中國市場所遭遇的困難,佩德羅也指出了一些投資者們常見的錯誤,如總想要在短期內獲得投資回報,總想要遠程解決所有問題,以及總去尋求共同點而忽視雙方存在的差異。他認為,中國與葡萄牙確實存在一些共同點,但如果一味“求同”而去忽視雙方之間的差異,不做好完全的應對準備,會讓投資者們與成功失之交臂。
“中國和葡語國家迎來蓬勃發展的時代”
中國與葡萄牙雖然遠隔重洋,這種距離在某種層面上并未使兩國之間產生十分巨大的文化差異。佩德羅認為,巴西、葡萄牙等葡語國家和中國一樣,都認為彼此間的信任建立在雙方良好的個人關系基礎上。但對于其他一些國家,信任的建立卻是一個相對長期的過程?!袄缭诤商m或者德國,信任建立在雙方所展示的誠意以及履約能力上,與彼此是否有私人關系無關。對他們來說生意是生意,朋友是朋友。而在葡萄牙和中國這兩個概念邊界模糊?!?/p>
佩德羅提到,越來越多的巴西公司想要抓住消費品市場的機遇,這種現象是對人們固有印象的有力反駁,此前人們普遍認為巴西對中國出口主要基于原材料?,F在中國人越來越關注巴西的天然健康食品,例如椰汁、巴西野莓飲品等等。
“無論什么產業,只要一家公司能提供獨特且高質量的產品、設備或者服務,擁有一支既有動力又有能力的團隊,那么他就可以在中國這個廣闊的市場上大有作為。這點是毫無疑問的。但公司需要持之以恒,有能力克服我們之前所提到的‘壁壘’?!?/p>
2005年至今,形勢已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從未有如此多的外國人在說中文,也從未有如此多的中國人會說葡語。無論是在葡語國家還是中國,了解對方國家文化的人群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中國和葡語國家正在迎來蓬勃發展的時代。(孟儒之 實習生張晨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