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ojjst"></tbody>
  1. <dd id="ojjst"></dd>

    <li id="ojjst"><acronym id="ojjst"><u id="ojjst"></u></acronym></li>
    <rp id="ojjst"></rp><li id="ojjst"></li>
  2. <li id="ojjst"></li>

    地處粵北山區的清遠市,是廣東陸地面積最大、世居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地級市。自2012年底開始,一場順應農村群眾謀求發展、追求美好生活愿望的農村綜合改革(以下簡稱農綜改)在這里拉開序幕

    清遠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黃兆芬介紹,清遠市委、市政府在尊重群眾創造、總結農村群眾智慧結晶的基礎上,積極穩妥推進以“三個重心下移”(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下移、村民自治下移、農村公共服務下移)和“三個整合”(農村土地資源、涉農財政資金、涉農服務平臺整合)為核心的改革路徑就此打造出全國農綜改的“清遠樣本”。

    記者近日在采訪中了解到,清遠在社會治理的探索創新中,借鑒農綜改的成功經驗,形成以“三大重點建設”(基層黨組織建設、“中心+網格+信息”建設、公共法律服務建設)和“社會三治”(法治、德治、自治)為核心,在新時代新形勢下適用于貧困山區的鄉村治理創新,實現農業繁榮發展、農民福祉增加、農村和諧穩定的治理目標。就此,一個由農綜改帶來的鄉村治理實踐在這里落地生根,煥發出勃勃生機。

    黨組織建到村小組夯實綜治基礎

    清晨,田間的霧氣還未散盡,清遠市陽山縣黎埠鎮升平村黨總支書記班賢文就冒著晨霧來到了村里的一處危房前。

    根據縣里對農村“三清、三拆、三整治”的要求,清拆小組當天要對這處危房進行拆除。雖然此前做了大量的說理工作,此處房產的屋主的對抗情緒得到了有效疏導,但班賢文還是不放心。不過,清拆的順利進行,讓班賢文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住在建筑面積100多平方米的兩層小樓里,升平村的朱老伯非常滿意。朱老伯告訴記者,讓他能“住得如此舒服”,要歸功于陽山縣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成功探索:在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過程中,在全省率先推行拆舊不補、讓地不補、青苗不補、人工不補的“四不補”措施。

    記者了解到,升平村在“三清、三拆、三整治”的過程中,實行“四不補”措施也不是一帆風順。

    “當時,我們提出用‘四不補’的形式把舊房子拆了一起重建新村,村里一些村民就提出了反對意見?!卑噘t文回憶說,在這個時候,村里的黨員發揮積極的帶頭作用,第一時間響應縣里的號召,帶動絕大多數村民積極參與到這項行動當中。

    記者了解到,升平村黨員的積極性源于清遠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項改革——把黨組織建到村小組(自然村)。2012年始,清遠改進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方式,由“鄉鎮黨委——村黨支部”調整為“鄉鎮黨委——黨總支——黨支部”,在全市1023個行政村設立黨總支1013個,在村民小組(自然村)通過單獨或聯合設立黨支部9383個。以升平村為例,該村現有78名黨員,1個黨總支,在14個自然村建立黨支部。

    實踐中,清遠重點在村級組織成員、致富能手、村民代表中培養發展黨員,將發展黨員指標的50%以上安排在農村發展,把一批年富力強的農村能人吸收進黨組織。同時,建立村級黨組織工作經費和村級黨支部委員獎補經費財政保障機制,使村民小組一級黨支部得到財政經費保障。

    陽山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朱燕群說,黨組織建到村小組,不僅擴大了黨在農村基層的組織和工作覆蓋,讓基層黨組織更加貼近黨員群眾,及時了解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零距離聽取黨員群眾的意見建議,也給許多農村黨員發揮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記者采訪發現,在清遠農綜改和社會治理的整個過程中,隨處可見基層黨員的身影,他們為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網格信息員成基層治理中堅力量

    在清城區洲心街綜治監控研判中心的一張大屏幕上,該村各個重要區域的治安情況實時滾動播放。

    青欖海魚塘邊堆放工業垃圾,村民鄭某華與鄭某根發生矛盾糾紛,灌溉渠倒塌,道路發生安全問題……記者采訪中看到,在監控屏幕的一角,該村綜治中心網格員巡查反饋的各種治安信息第一時間在這里得到顯示。通過視頻監控加上網格員的巡查,村里發生的任何治安隱患都會第一時間反饋到綜治中心。

    清遠市清城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漢森介紹,清城在區級層面成立網格管理辦公室,各街鎮(場)設置綜治中心及綜治監控研判中心,村(社區)成立綜治中心,構建起“全覆蓋”和“無交叉、無死角”的三級網格。

    清城區實行網格信息分層分類處置,明確網格員對日常巡查發現的輕微問題和隱患能現場處置的,就現場處置后并上報;對現場處置不了的應急突發事件,上報到村(社區)綜治中心和街鎮綜治中心,由街鎮綜治中心根據事案件的性質指派相關職能部門或村(社區)處置,并將處置情況反饋至網格員,再由網格員即時回訪或實地復查,確保把問題和矛盾糾紛真正解決在基層。

    據統計,截至目前,清遠市已建成市級綜治中心1個、縣級綜治中心8個、鎮級綜治中心86個、村級綜治中心1113個。

    值得關注的是,借助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改革,黨員在“中心+網格化+信息化”中被賦予了更多的責任,讓這項工作發揮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升平村,班賢文還有另一個身份——村綜治中心網格員?!俺它h總支書記要承擔的日常工作,我每天還要收集匯總全村的治安綜合信息、排查調解矛盾糾紛等工作?!卑噘t文說。

    記者了解到,升平村黨總支部有7名委員,與此對應,該村15個自然村被劃分成7個網格,每名委員分別負責一個網格并擔任網格員。在網格中,自然村中的黨員為網格信息員,負責本村的日常巡查和信息收集。

    今年春節前夕,村里的一戶大姓家族因為房產分配問題發生糾紛,當事人雙方各自糾集了各自的親朋好友,為爭奪祖屋的產權歸屬而對峙,一場群斗事件一觸即發。

    接到村小組網格信息員通報的情況后,村里的7名網格員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班賢文告訴記者:“當時,現場已經有人開始抄家伙準備動手了。經過我們的努力勸阻,雙方的對立情緒得到控制,并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協商調解。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一家人握手言和?!?/p>

    將免費法律服務送到村民家門口

    “我的孩子互相推來推去,都不愿意養我,我該怎么辦?”在清城區鳳城街道后街社區公共服務站里,居民王大媽向社區法律顧問道出了自己心里的苦楚,向律師咨詢如何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

    記者在服務站看到,這里除了有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窗口外,還有面向社區居民開放的綜治和法律服務窗口。

    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為全市社會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是近年來清遠市社會治理的一個重頭戲。記者采訪發現,目前在清遠,居民和村民足不出村甚至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免費的法律服務。

    據清遠市委政法委專職副書記林為民介紹,清遠農村綜合改革以解決群眾辦事難為切入點,在縣域建立覆蓋全縣的社會綜合服務網絡,健全縣、鎮、村三級社會綜合服務平臺,在縣、鎮建立社會綜合服務中心,在行政村一級建立社會綜合服務站,作為黨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為村民代辦公共事務的服務窗口。

    據統計,清遠市在行政村和社區已分別建立979個和181個社會綜合服務站,服務站承擔上級政府部門延伸到村級的黨政工作和社會管理事務,通過聯網辦理、下放審批權限、實行代辦制度等措施,集中開展便民利民的全程代辦服務,由群眾跑腿變成干部跑腿。到2017年底,各地村級服務站共為群眾代辦服務近200萬件。

    “實踐中,清遠以建設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站為觸角,根據服務需求、條件和水平,在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進駐和整合司法行政職能,集中辦理法律事務,面向基層、面向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绷譃槊裾f。

    截至目前,清遠市已建8個縣(區)、86個鎮(街)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204個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站,形成了全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網格。(記者 章寧旦 雷?。?/p>

    相關新聞

    要聞推薦

    專題報道

    最近更新

    97亚洲精品国产自在在线观看
    <tbody id="ojjst"></tbody>
    1. <dd id="ojjst"></dd>

      <li id="ojjst"><acronym id="ojjst"><u id="ojjst"></u></acronym></li>
      <rp id="ojjst"></rp><li id="ojjst"></li>
    2. <li id="ojjst"></li>